标题:酒的典故---浮一大白 内容: 说起罚酒,这是中国酒文化的一大特色,有那麽多的说道,讲究和花样. 从敬酒,劝酒,到罚酒,逼酒,灌酒,酒瑒的气氛因此而热烈,酒的消耗因此而大增,喝酒的高潮因此而迭起. 罚酒的的始作俑者,是战国时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他还由此发明了一个成语,叫浮一大白。 这个魏文侯,公元前445年即位,前403年与韩、赵 三国分晋,正式成为诸侯。 他礼贤下士,闻过则喜,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起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平头百姓,富国强兵,抑制赵国,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有一次魏文侯和大臣们喝酒,过了好大一时辰,推杯换盏,你敬我陪,大家都有点醉醺醺晕忽忽了. 可是拘于魏文侯的威严,这酒喝得有点沉闷,热闹不起来. 于是他想玩出个花样,活跃气氛. 他发话了:从现在起,每个人喝的杯子要检查,必须滴酒不剩,谁要是留了一点,就浮一大白! 他其实是想说罚一大杯,可是喝酒喝到这个份上,舌头硬了,嘴也不听使唤了,竟变味成了这样子. 他自己还没觉出来,继续吩咐那天的执酒官公乘不仁:你负责验杯,查到者罚酒! 浮一大白? 一开始大臣们听着都傻了愣了,这是什麽花招,但他们很快就醒过来味,一起呼应着:听大王的,饮不尽者,浮一大白! 果然有几个大臣酒喝得不净被罚了大杯。 魏文侯很开心,兴致勃勃,不小心却被明察秋毫的执酒官查出剩在杯里的一滴酒。 用上海话说,一捱捱。 公乘不仁举起一只大杯,小心翼翼地送到他面前:大王,也要浮您一大白了。 文侯面色不快,视而不应。 站在旁边的侍者心里火了:公乘不仁你算是哪棵葱,还登鼻子上脸了,竟然敢在大往头上动土,就上前一步,说:大王已经醉了,不仁你可退下。 公乘不仁继续举着杯子:《周书》上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今天大王定了规矩,自己不服从,将来怎麽能让大臣服从大王的规矩? 魏文侯说:说得好! 这一大白我认浮! 举起大白,一饮而尽,然后说,公乘不仁你升官了,以后为上客。 由于魏文侯酒醉嘴不听使唤的一个口误,竟然流传千古,将错就错,以讹传讹,我们的词典里又多了一个成语浮一大白,有时又叫浮以大白。 酒场上不用罚一大杯,那太俗,用这个词,文雅,有品味。 有的人甚至推而广之,把自己满饮一大杯酒,也叫浮一大白。 发布时间:2025-03-14 19:30:00 来源:品酒啦 链接:https://www.pinjiu6.com/wine/1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