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藏族饮酒礼仪与禁忌 内容: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 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 敦煌古藏文文南中,在记述吐蕃历史上第一代赞普从天而降作天下之主时这样描绘了藏地和民风: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脏,雪山一切河流之源头,山高土洁,地域美好,人知为善,心生英勇,风俗纯良以弯腰表致敬,以顶足为礼,对上等人用敬语说话。 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有一份专门论述待上接物、处事修养的长篇伦理学文献《礼仪问答写卷》,提出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友之道、为子之道的广泛伦理关系。 如在阐述为人之道时,《写卷》云:弟问:何为做人之道? 何为非做人之道? 兄云:做人之道为公证、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 、知耻、谨慎勤奋。 虽不聪慧机智,如有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 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轻浮、无耻、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 身上若有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会中意。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 平时,家人和邻里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信待人。 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 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 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 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 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 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 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 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 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 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一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 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极为丰富。 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才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 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外方向依次敬酒。 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 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有的人口中还要轻声念出扎西德勒平松措等吉样的祝词,然后再饮。 弹酒三次是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 饮酒时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松珍夏达(gsum--sgron--zhobs--dag)的三口一杯制。 在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滴酒不剩者,才是最有诚意的。 聚会饮酒时酒器是大家共用的,能在一起饮酒者,其关第可视为一家人,亲同手足,因此饮酒时不能分用酒具,否则被视为外或瞧不起。 在过去,屠夫、铁匠、天葬师等所谓从事下层职业者一般不与大家共用酒杯,他们总是自带碗杯,各自单独饮用。 有酒就有歌,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 向他人敬酒时,敬酒人一般要唱酒歌。 若不唱,受酒者可以拒绝饮用。 敬酒人献上酒,受酒者接过酒杯,即可要求敬酒人唱酒歌。 有时敬酒者斟满杯中酒,走到宾客前即开始唱酒歌,唱到一半时,再将酒杯敬上,唱完酒歌再履行弹酒仪式及饮酒。 在许多地区还流行罚酒制度,一般分角羌(mgyogs--chang)、过羌(vgor--chang),替羌(thigs--chang)等形式。 所谓角羌意为快酒,即在敬酒者尚未唱完酒歌之前,饮酒人提前将杯中酒过快饮干。 唱酒歌时,杯中没酒认为是不礼貌的,故而需罚酒一坏。 所谓过羌意为慢酒,即在敬酒人已唱完歌之后,饮酒人还未饮完杯中之酒,被视为反应迟钝,也要罚酒。 替羌意为滴酒,即在敬酒者唱完酒歌时,饮酒人也正好将杯中酒饮掉,但在杯底还剩有少许酒,哪怕是几滴,也要罚酒。 人们认为杯中剩酒,是对敬酒者的不尊重或是无诚意,对这样的人要给予惩罚。 不会饮酒的人,可以说理由,一般不会强迫饮酒,而藏族社会上很少有不会饮酒之人。 如果敬酒者唱过洒歌后,有人偷偷地将酒倒掉,将被视为极端无礼的行为,会招致来历的处罚。 以上罚酒是对饮酒者而言的。 若敬酒人唱酒歌时将歌词唱错或是忘记歌词等,也要罚酒一杯。 有时,敬酒者唱的酒歌极其出色,饮酒人可以接过酒杯,反过来向敬酒者献酒,这杯酒则称为勒羌(legs--chang),意为好酒,表示对敬酒者歌唱的赞赏,在座者会一致要求唱歌者饮下这杯好酒。 饮酒接近尾声时,若将酒器中的酒倒在酒杯中,正好满了,则为大吉大利的征兆。 酒器中往往还能空出几滴酒,则将其倒入手中,抹到自己的头顶上,认为会给自己带来福分与吉祥。 饮酒给欢聚的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人们会想方设法制造各种机会使对方陷入圈套,让他多喝酒,或是多唱酒歌。 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 敬酒人有时边唱边舞,声情并茂,也有即举演唱的,诙谐幽默。 在西藏各地都能听到酒歌。 酒歌歌词简朴却饱含深情,表现了人们对欢聚的祈盼与珍视,并表达了人们对无病无灾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深深祝福。 发布时间:2024-10-16 19:30:00 来源:品酒啦 链接:https://www.pinjiu6.com/wine/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