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葡萄酒的时尚变迁——评酒时代 内容: 摘要:二战之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 葡萄酒产业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日壮大。 那么这期间,又有哪些酒、哪些事走上了时代的尖端呢? 二战之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 葡萄酒产业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日壮大。 那么这期间,又有哪些酒、哪些事走上了时代的尖端呢? 20世纪70年代末,葡萄酒品鉴开始变得时尚起来。 而80年代的经济腾飞又培养了新一代的收藏家。 在这两种因素的交错作用下,一次水平和垂直品鉴会上为多款葡萄酒打分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在气候非常好的十年中,购买葡萄酒期酒又成为了时尚。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葡萄酒消费领域有关时尚最重要的事件,是它对葡萄酒产品方向开始发挥快速的影响。 当然,某些情况下,葡萄酒的生产也影响了市场潮流。 生产者如此快的反映速度无疑与葡萄酒评论的发展有关。 要知道,此时葡萄酒评论的发表方式已不再仅限于书籍,而是扩展到网站、报纸、时事通讯、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其他媒体上。 说道葡萄酒本身这一方面,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最重要的时尚品就是单一品种酒,尤其是新世界的葡萄酒。 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国际品种的种植面积陡升,包括霞多丽(Chardonnay)、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以及近期最突出的梅洛(Merlot)。 单是80年代这十年,霞多丽的种植面积就增长了3倍,达到了100,000公顷,而到了21世纪初,其面积已经超过了174,000公顷。 几乎所有产酒国都尝试过为实现霞多丽的商业量产而努力。 此外,还有一个小规模的时尚酒品,那就是北罗讷河谷孔得里约(Condrieu)产区各类型的葡萄酒,或者说维欧尼(Viognier)葡萄酒。 维欧尼甚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到了露喜龙(Roussillon)、南澳州和加州等产区。 在21世纪流行联合发酵的趋势下,维欧尼将会更加重要。 90年代见证了一个似乎更加重要的转变,那就是消费者的口味从白葡萄酒转变成红葡萄酒。 实际上,北部加州在根瘤蚜灾后重新翻种的品种,以及澳大利亚新的品种栽培计划都选择了当时非常流行的霞多丽。 然而在整体上,亚洲庞大的新消费群还是因受到红酒有益健康的影响而选择了红葡萄酒。 霞多丽的供大于求是可以预见的。 同时,梅洛在美国成为了最流行且利润十足的葡萄品种。 这催生了美国人寻求梅洛来源的强烈愿望,所以不少灌装商赴智利和朗格多克(Languedoc)进口桶装梅洛,再装瓶销售。 总而言之,时尚总是变得很快,至少在国家范围内是存在这种情况的。 比如,就算是英国南部流行的葡萄酒在悉尼和旧金山也未必会受欢迎。 然而,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某类型或某产区的葡萄酒会在生产地以外的区域显得很过时。 这也是时尚易变的本性所在。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发布时间:2025-01-07 08:36:52 来源:品酒啦 链接:https://www.pinjiu6.com/wine/9908.html